“喝红酒保护血管”这一说法来源于“法国悖论”——法国人日常摄入大量脂肪,但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都明显低于欧洲其他国家,研究人员提出,这可能因为法国人有经常饮用葡萄酒的习惯,而红酒中的白藜芦醇当属主要的“大功臣”。可事实上,喝红酒真的能软化血管吗?
白藜芦醇真的能保护血管吗?一些研究确实发现,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等多酚提取物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可以有效地保护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不被氧化。也有一些动物实验层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抑制血小板互相之间发生聚集、形成血块并黏附在血管壁上。从这个角度来讲,确实对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白藜芦醇已经作为主要功效成分被应用到保健食品中,通过审批的保健功能主要是增强免疫力,其次是辅助降血脂。值得提醒两点:一、只是“辅助降血脂”;二、吃保健食品没有任何作用也是正常的,毕竟它不是药品。总之,动物实验有效不等同于对人类健康有效。
哪些食物中含白藜芦醇?白藜芦醇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几乎存在于所有富含多酚化合物的颜色鲜艳的食材中,比如花生、葡萄、蓝莓、蔓越莓、石榴、桑葚等。除此之外,在虎杖、决明子等中药材中也有数量可观的白藜芦醇。
每天一杯葡萄酒真的能保护心脏吗?这只能算是美好的幻想而已,即便是白藜芦醇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更高,但1升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只有1毫克,白葡萄酒中含量更低。有研究人员测定过,法国勃艮第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算是高的,大约7毫克/升,而要达到动物实验的剂量,估计不会酒精中毒也会被撑坏了。
更何况其中的酒精也不得不考虑,过量饮酒反而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所以,用喝葡萄酒的办法来保护心脏并不是明智之举。
如果实在想给自己“补充”些白藜芦醇,可能连皮吃葡萄更好,而不是喝红酒。法国人之所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都比较低,其原因并不一定就是葡萄酒,毕竟影响因素实在太多,比如法国人从小就接受饮食健康教育,他们不那么爱暴饮暴食。
软化血管的最好选择是什么呢?事实上,并不存在这样神奇功效的食物。但科学均衡的饮食、一定的身体活动量、舒缓平和的心态都对保护血管有一定的益处。
平时饮食尽量做到:
1.减少动物性脂肪和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植物油,同时控制食用油的量;
2.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的果蔬,尤其是绿叶蔬菜。已经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增加蔬菜摄入总量尤其是绿叶蔬菜的量可降低CVDs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
3.尽量保证每周至少有5天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瑜伽、举铁以及各种球类运动等;
4.定时体检,及时发现血管是否老化,远离“三高”。
红酒还要不要喝呢?喝多少合适?单纯从健康角度来讲,少量的饮酒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最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无论是喝哪一种酒,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要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不超过15克。也就是说,男性每天不要超过毫升红酒,女性则不要超过毫升。不过,能少喝还是少喝点吧。
但生活总需要一些喜欢的事情来调剂,对很多人来说,喝红酒就算一种。烛光晚餐,来点红酒,能享受到不一样的放松感,喜欢喝那就喝点,开心也是有益于健康的。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再拿“保护心血管”来做挡箭牌了。
另外,适量喝红酒总比喝白酒烈酒更好一些,但如果本来没有喝酒的习惯,也不要因为红酒中那丁点的白藜芦醇而喝酒,还是吃各种水果吧。
来源:搜狐健康
一附院内分泌科诊疗特色
河北医院内分泌科是院级重点学科,国家卫计委授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内分泌专业)培训基地,是中华医学会授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认证单位,糖尿病院内血糖管理培训实践基地,共青团河北省青年文明号。曾多次获得过院级的“先进科室”、“先进护理集体”等称号。现有医生14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博士生(在读博士)2人,医生均为研究生学历。有护士17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有2名护士持有糖尿病教育专科护士证。
内分泌科年门诊量4.3万人次,目前门诊开设了生长发育(矮小)门诊、内分泌高血压门诊、糖尿病宣教(免费)门诊、肥胖专病门诊、甲状腺专病门诊、糖尿病门诊、内分泌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
内分泌科病房床位65张,年住院人次。科室开设亚专业包括生长发育和儿童性发育(许峥嵘牵头)、内分泌高血压及垂体疾病和成人性腺疾病(谷君牵头)、糖尿病及肥胖(史丽牵头),目前已经开展了甲亢碘治疗、骨质疏松症、生长发育及矮小、内分泌高血压、垂体疾病、性发育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内分泌专业疾病诊疗,成为一个兼有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以治疗内分泌疾病为特色的专业科室。
1、积极开展内分泌疑难、少见、危重疾病的诊治:作医院,一附院内分泌科积极开展各种内分泌科疑难、少见、危重疾病的诊治,先后收治MODY、Gitelman综合征、特纳综合征、普拉德-威利综合征、卡曼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雄激素抵抗综合征、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等罕见疾病近30例,河北医院成功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一批医院,引领张家口的内分泌专业发展。
2、糖尿病的综合治疗:糖尿病治疗的最终目的应该是——长寿和健康、甚至逆转。在治疗中着眼于整体,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并发症的防治和靶器官的保护,而不以单纯降血糖为目标。为了达到长寿、健康和逆转这个目的,糖尿病人必须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减肥、降压、调脂、抗血小板等综合治疗,并在治疗中应注意观察下述指标是否达标:(1)血糖: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3)血压;(4)体重;(5)症状:包括糖尿病本身症状和多种并发症的症状(6)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情绪和戒烟等。为了达到这些控制目标,许多患者不但要坚持服用降糖药物,同时还要坚持服用调脂药物和降血压药物,坚持进行生活方式调整。只有达到这些治疗目标,才算有效治疗,才有可能防止糖尿病并发症。内分泌科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不懈努力,最终制定了一套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案,包括开展糖尿病宣教、高血压宣教、高血脂宣教,肥胖宣教使患者认识到综合治疗的价值,开展糖尿病饮食、运动知识培训,开展血糖监测技术培训,开展胰岛素注射技术培训,开展心理辅导和治疗,推广糖尿病新技术应用,配备优质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开展糖尿病护理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我院的糖尿病综合治疗水平,解决了许多糖尿病患者单一控制血糖而发生的并发症,从而达到让糖尿病患者健康、长寿和逆转的治疗目的。
3、免费开展慢性疾病患者宣教:我科从年开始,一直坚持开展糖尿病患者教育,目前的教育项目包括门诊患者糖尿病宣教(工作日上班时间在内分泌科门诊宣教室开展),病房患者糖尿病宣教(每周三下午开展),糖尿病患者看图对话,同时内分泌科门诊宣教室还开展甲状腺疾病宣教、骨质疏松宣教、高血压宣教、高血脂宣教、肥胖宣教等一系列慢性疾病宣教。这些宣教全部免费进行,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从预防到临床治疗,以及疾病康复治疗的全方位医疗服务。为更好服务患者自年7月9日开设一附院内分泌科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