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群体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疫苗接种达到一定的接种率后,可以形成群体免疫也叫作群体的免疫屏障。
群体免疫可以阻断疾病的传播,并最终实现疾病的消除。因有些人因体质原因不能接种疫苗,只能通过群体免疫获得保护。
2
新冠疫苗研发技术路线
3
新冠新冠疫苗QA
Q1:本次接种上海市使用的是什么疫苗?
A:目前本市使用的是国产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系通过化学等方法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同时保留能引起人体免疫应答活性而制备成的疫苗。灭活疫苗的优势是传统经典的疫苗制备方式,属于成熟、可靠、经典的疫苗研发手段。研发平台成熟、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标准可控、保护效果良好,研发速度快,且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国际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判标准。
目前,其他研发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正陆续上市,后续接种疫苗产品将根据疫苗上市情况及时调整。
Q2:新冠疫苗接种打几针?接种部位?
A: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目前推荐基础免疫程序为2针,期间至少间隔14天(专家建议接种间隔时间为21-28天为宜),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不同疫苗产品的接种程序和接种部位有所不同,具体以疫苗产品说明书为准。随意调整免疫程序可能影响安全性、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
PhotobyGustavoFringfromPexels
Q3:接种对象有哪些情况应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A:目前阶段,以下情况建议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
既往发生过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等);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和发热者;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有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史者;
具体以疫苗说明书为准
Q4:甲状腺疾病患者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
A: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已经诊断并服用稳定剂量左甲状腺素(优甲乐)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以进行接种。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TSH10μIU/mL,且T3、T4低于正常值时,建议暂缓接种。
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亢性突眼患者,建议暂缓接种。
正在服用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左甲状腺素(优甲乐)或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赛治、他巴唑)、丙硫氧嘧啶,不作为疫苗接种的禁忌。
Q5:糖尿病患者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
A:糖尿病定义∶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并伴有典型糖尿病症状(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或糖化血红蛋白≥6.5%。(引自《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糖尿病患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或)药物治疗,空腹血糖≤13.9mmol/L,可以正常接种新冠疫苗。
目前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或患有上述急性并发症痊愈未满2周的糖尿病患者,建议暂缓接种。
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各种药物(包括注射胰岛素),均不作为疫苗接种的禁忌。
1型糖尿病患者可参照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标准。
Q6:高血压患者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
A:高血压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引自《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
高血压患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或)药物治疗,血压低于/90mmHg,可以正常接种新冠疫苗。
高血压患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或)药物治疗,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但当日血压值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mmHg,可予以接种。接种后,留观区医生需加强观察。
高血压患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或)药物治疗,但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mmHg,建议暂缓接种。经调整高血压治疗方案,待血压控制在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mmHg时,可以进行接种。具体视受种者目前状态由现场预检医务人员进行判断。
Q7:青霉素过敏的人可以打吗?过敏体质或正在发过敏性皮肤疾病(如荨麻疹)的是否可接种新冠疫苗?
A:要考虑过敏体质的严重程度,既往发生过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或处于过敏性疾病发作期,建议暂缓接种。
Q8:近期接种过HPV疫苗、狂犬疫苗、带状疱疹等疫苗的人员能否接种新冠疫苗?
A:由于新冠疫苗为新上市疫苗,目前尚无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后免疫原性与安全性的相关研究报道。专家建议注射新冠病毒疫苗通常情况下和其他疫苗接种要间隔至少两周以上。但如果遇到被动物咬伤或者出现外伤,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或者破伤风类毒素时,不建议按照两周间隔接种,可以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或者破伤风疫苗。
Q9:接种新冠疫苗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A: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受种者应注意并配合做好以下事项:
接种前,应提前了解新冠疾病、新冠疫苗相关知识及接种流程。接种当天穿宽松的衣服方便接种,出门时得戴好口罩
接种时,需携带相关证件,如身份证;并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询问,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
接种后,需现场留观30分钟;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如发生怀疑由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接种单位,必要时及时就医。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原,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适当休息
Q10:接种新冠疫苗可能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A:从前期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和使用时收集到的信息,新冠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主要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也有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
Q11: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多久可以产生抗体?
A:根据现有临床研究数据,接种第二剂次灭活疫苗大约两周后,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Q12:新冠疫苗保护效果可以维持多久?
A:新冠疫苗属于新研发并投入使用的疫苗,需要大规模接种之后的持续监测和相关研究,以积累更多的科学证据,评估新冠疫苗的保护持久性。免疫持久性仍在持续观察中,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完成全程接种后,暂不需要进行补种。
Q13:疫苗对病毒变异或其他国家毒株是否有效?
A:从全球对新冠病毒变异的监测情况看,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的新冠疫苗失效。不过,世界卫生组织、各国研究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等都在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