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

慢病管理】糖尿病友身体消瘦是何因?该咋办?

众所周知,肥胖是诸多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

许多肥胖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有效地控制体重,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等代谢指标,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少数轻症糖尿病患者甚至可以完全停药。因此,体重管理对于糖尿病人非常重要。

但是,体重也并非降得越低越好,久而久之有可能导致患者疲乏无力、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问题。正确的做法是让肥胖者减肥、让消瘦者增重,最终让病人体重回归正常。糖尿病人的理想体重(kg)=身高(cm)-,一般建议患者把实际体重控制在理想体重的95~%范围内。

临床上,经常会有糖尿病人因为明显消瘦而前来咨询,下面,就这个问题做一简述。

一、导致糖尿病人消瘦的常见原因有哪些1、血糖控制欠佳

正常情况下,葡萄糖是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抵抗,葡萄糖不能被机体充分地吸收利用,机体只能通过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提供能量,致使脂肪和蛋白质消耗过多,故病人会越来越瘦。另外,由于患者血糖随尿液大量流失,故病人尽管饭量很大,但饥饿感仍然十分明显。

2、饮食控制过严

糖尿病固然需要控制饮食,但不能矫枉过正。有些糖尿病人在饮食控制方面走极端,天天忍饥挨饿,一日三餐素食,什么都不敢吃,热量摄入严重不足,营养严重缺乏,导致身体消瘦。

3、运动量过大

有些糖尿病人在运动量增加后,没有相应增加进食量,热量消耗明显大于热量摄入,时间久了导致体重明显下降。

4、某些降糖药的作用

现已证实,SGLT-2抑制剂、GLP-1激动剂、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具有肯定的减重效果,这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无疑是一个福音。但是,对于那些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使用上述药物将会导致体重进一步下降。

5、糖尿病并发症或合并症

糖尿病并发植物神经病变,导致“胃轻瘫”或“功能性腹泻”,患者往往有纳差、早饱、腹胀、呕吐、慢性腹泻等症状,长此以往,也会因为营养不良而消瘦。

糖尿病合并甲亢,后者属于高代谢、高消耗性疾病,两者并存,势必导致患者体重进一步下降。

糖尿病合并肿瘤。

糖尿病合并感染,严重感染可导致蛋白质大量分解,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状态,如果营养跟不上,势必引起患者消瘦。

二、糖尿病人明显消瘦应如何处理

当糖尿病人出现明显消瘦时,应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结合必要的化验及影像学检查,明确消瘦的具体原因,然后做出针对性地处置对策。

如果是因为血糖控制欠佳引起的,就应当积极控制血糖;如果是药物因素所致,就要停用可致体重下降的降糖药,尽量改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治疗;如果是因为饮食控制过严引起的,就要适当增加热量摄入,使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同时对患者增加瘦肉、蛋类、奶类等优质蛋白质的补充,并注意饮食结构多元化;如果是由于某些并发症或合并症所致,就要积极治疗这些并发症或合并症(如甲亢、感染等)。

凡事皆有个度的问题。对糖尿病人而言,肥胖固然要重视和干预。但是,过度消瘦也未必就是好事,尤其是不明原因消瘦,背后很可能潜伏着其它疾病,如甲亢、肿瘤等等。

因此,糖尿病人平常应该多留意自己的体重变化,当自身消瘦无法解释时,医院咨询、检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ildancing.com/jkyszy/108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