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受碘缺乏危害影响的人群
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0-3岁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是最容易受碘缺乏危害影响的高危人群。
①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妊娠期间碘缺乏,可导致妊娠妇女的甲状腺发生病理性改变,出现甲状腺肿或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这是影响胎儿脑发育的重要危险因素。
②哺乳妇女对碘的需求量包括自身基础代谢等需求和碘从乳汁中的消耗量(即供应婴幼儿的需要量)。
已有研究证明,为保证婴幼儿的正常发育,哺乳妇女每天大约分泌乳汁~ml,而乳汁中碘的浓度应维持在~μg/L,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婴幼儿对碘的需求。
因此需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碘。
③孩子大脑发育从母亲怀孕就开始了。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
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聋哑、智力损伤等,且损害是不可逆的。
胎儿所需要的碘全部来自母亲,因此,孕妇碘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缺碘。
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更严重的是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
④婴幼儿时期(出生后至36月龄内)是体格生长及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期。
如果缺碘会导致地方性克汀病,包括智力落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身材矮小等。
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当母亲碘摄入充足时,能满足0~6月龄婴儿的需要;7~12月龄婴儿可以从辅食中获得部分碘;13~24月龄幼儿开始尝试成人食物,也会摄入少量的加碘食盐,可获得一定量的碘。
⑤儿童和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十分迅速的时期,碘的需要量明显增加,对碘缺乏比较敏感,碘缺乏会对生长发育包括智力发育和体格发育造成损害。
碘缺乏地区的儿童智力发育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在我国普及碘盐以前,碘缺乏病病区出生和生活的学龄儿童智商值较非病区儿童平均低12.45个点。
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碘缺乏会导致体格发育落后或迟滞,如:身材矮小、骨骼肌发育不良或迟滞、骨骺发育不良或闭合延迟、性发育落后或延迟,以及学习能力下降等。
儿童和青少年碘缺乏的突出表现是甲状腺肿大。
一般来说,甲状腺肿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女孩肿大率普遍高于男孩。
补碘以后,经过一段时间,肿大的甲状腺可以恢复正常。
容易缺碘的人群如何补碘?
?妊娠妇女
备孕阶段为达到良好的碘营养状态,应食用加碘食盐。怀孕后应选用妊娠妇女加碘食盐或碘含量较高的加碘食盐,并鼓励摄入含碘丰富的海产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孕妇每周摄入1~2次富含碘的海产食品。海带(鲜,g)、或紫菜(干,2.5g)、或裙带菜(干,0.7g)、或贝类(30g)或海鱼(40g)均可提供μg碘。
?哺乳妇女
哺乳妇女应同妊娠期一样继续选用妊娠妇女加碘食盐或含碘量较高的加碘食盐,并鼓励摄入含碘丰富的海产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婴幼儿(出生后至36月龄内)
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需要更多的甲状腺激素促进体格生长及神经系统发育。
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当母亲碘摄入充足时,能满足0~6月龄婴儿的需要;7~12月龄婴儿可以从辅食中获得部分碘;13~24月龄幼儿开始尝试成人食物,也会摄入少量的加碘食盐,可获得一定量的碘。
婴幼儿的辅食中应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饮食主要是乳制品。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规定在婴幼儿奶粉中必须加碘,加碘量为每kJ加碘2.5-14.0μg或每kcal加碘10.5-58.6μg。
?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快速增长,对碘的需要量增加。
因此,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应食用加碘食盐。
甲状腺疾病患者补碘指引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甲状腺自主功能亢进,合成和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
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对碘的生物利用能力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如果再给予富碘食物,功能亢进的甲状腺将合成更多的甲状腺激素。
因此,甲亢患者应该限制碘的摄入,尽可能忌用富碘食物和药物。
如果应用放射性碘治疗甲亢,含碘多的食物例如海藻类等应该禁用至少7天。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从程度上分为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原因包括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手术切除、放射性碘破坏、外照射、碘缺乏和碘过量等。
如果甲状腺全部切除或完全破坏所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摄碘和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器官已不存在或功能丧失,患者需要接受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因此食用加碘食盐或未加碘食盐对甲状腺无明显影响。
如果为甲状腺腺叶切除或甲状腺组织尚有残留,可以正常碘饮食,包括食用加碘食盐。
碘缺乏所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往往发生在碘缺乏地区,食用加碘食盐是最有效的方法。
碘过量所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程度较轻,常见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此时,需查找碘过量原因,例如高水碘、食用过多富碘食物等,对这些患者要限制碘的摄入。
(三)自身免疫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病理特点为淋巴细胞浸润,血清学标志物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升高。
桥本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主要类型。桥本甲状腺炎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临床表现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可以是正常、亢进或减退。
有研究显示,碘摄入量是影响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碘摄入量增加可以促进甲状腺功能正常,而单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异常。
因此,建议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适当限碘,可以食用加碘食盐,但适当限制海带、紫菜、海苔等富碘食物的摄入。
(四)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多见于女性和老年人。多数甲状腺结节病因不清。
碘摄入量过多或不足都能使结节的患病率升高,所以要适碘饮食。
如果是甲状腺结节有自主功能而导致了甲亢,则要限制碘的摄入。
近些年,虽然甲状腺癌发病率大幅上升,但是并没有发现补碘与甲状腺癌发病率升高之间的相关性。
甲状腺癌患者可以正常碘饮食。
如果手术后行放射性碘清甲或清灶治疗,治疗前需要低碘饮食。
(五)妊娠期甲状腺疾病
妊娠期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特别是脑发育的甲状腺激素来自母体和胎儿。
胎儿甲状腺在妊娠10周具有了摄碘能力,12周后可以合成甲状腺激素,但胎儿甲状腺的成熟是在妊娠24周以后。所以,在妊娠前半期,支持胎儿脑神经发育的甲状腺激素主要来自母体。
为了保证母体和胎儿的需要,妊娠妇女饮食中所需要的碘要多于非妊娠妇女,在妊娠前和妊娠期间摄入碘充足的妇女可以保证甲状腺内有足够的碘储备,并能适应妊娠期甲状腺激素增多的需要。所以,妊娠期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也要摄取足够的碘,食用加碘食盐是最好的方法。
患有自身免疫甲状腺炎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妊娠妇女,还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左甲状腺素剂量。妊娠前有甲亢并低碘饮食的患者,在拟妊娠前至少3个月食用加碘食盐,以保证妊娠期充足的碘储备。
妊娠期甲亢患者也要摄取足够的碘,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
妊娠期间应权衡利弊,谨慎地选择会使患者暴露于高碘环境中的诊断措施和治疗药物。
甲状腺疾病复杂多样,每种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是否需要补碘,应该尽量遵循医生的建议。
有奖问答
1、哪些人群最容易受碘缺乏危害影响?
A育龄妇女;
B孕妇、哺乳期妇女;
C0-3岁婴幼儿;
D学龄前及学龄儿童;
F以上均是。
2、国家标准(GB-)规定,婴幼儿奶粉中必须加碘,加碘量是多少?
A每kcal加碘10.5-58.6μg;
B每0kcal加碘10.5-58.6μg;
C每10kcal加碘10.5-58.6μg;
D每50kcal加碘10.5-58.6μg。
3、下面那一些人群需要食用加碘盐?
A育龄妇女;
B孕妇、哺乳期妇女;
C学龄前及学龄儿童;
F以上均是。
4、哪些人需要限制碘的摄入?
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
B自身免疫甲状腺炎患者;
C以上都对
1.点击“中山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