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广东地区、南方沿海地区的人容易得“甲亢”?这是很多人的疑问。专业医生认为,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这与沿海南方地区的水土、饮食和生活习惯都具有一定的关系。至于为什么会成为“甲亢”的“高危”地带,在饮食方面如何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
〖“高危地带”的形成原因〗
“甲亢”其实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简称。主要是由于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的,碘是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原料之一,若合成材料摄入过多,则有可能引发“甲亢”。
这也是沿海地区人群易患“甲亢”的潜在原因。由于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所以食物中普遍缺乏“碘”的摄入,所以全国提倡食用“加碘盐”,市面上销售的也多为“加碘盐”。但是,在南方沿海地区,因为靠近海洋,所以含碘食物摄入较为丰富,如海鲜、海带等海产品,加上长期食用“加碘盐”,体内摄入“碘”过多的情况下,则加大了“甲亢”形成的可能。
除此之外,家族遗传,长期精神紧张、精神刺激(悲哀、气愤、极度惊恐)、忧虑等都能引起“甲亢”的产生。有的病患的致病原因甚至是在和别人吵架,和家人、同事发生不愉快后导致发病。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态与处事态度,就能有效预防疾病的产生。
中医认为,“甲亢”起病多因气、火、痰、瘀交织为患,其中“火”最为突出。临床上火有实火如心肝胃火旺证,有虚火如阴虚火旺证。实火也称壮火,“壮火食气”,在病变的一定阶段可出现伤阴耗气症,久则可致气阴两虚、肝肾阴虚,严重的可致阴虚阳亢、阳亢化风之证,故出现怕热、汗出、心悸、食欲亢进、形体消瘦、手指及舌体颤动等症状。
〖“甲亢”的预防与治疗〗
“甲亢”的临床表现除了甲状腺肿大意外,还有一种典型表现为:“三少一多”——多饮多吃多尿、消瘦。因为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机体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会有增加进食,胃肠活动增强,容易出现排便次数增多。虽然,进食增多,但氧化反应增强,人体能量消耗增多,患者会出现体重减少的症状。所以,如果无故有“三少一多”症状时,医院检查。
特别提醒,生活在沿海地区,尤其要注意膳食中含碘食物,建议不要养成“高碘”饮食的习惯,应该适量进食,防止“碘甲亢”的形成。而内陆地区虽要补碘,也要有所限制,服用甲状腺片剂应有时限,具体情况应咨询专业医生。现在“甲亢”治疗一般以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药物治疗为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而病人除了进行有效的医学治疗外,应该配合科学的“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饮食护理
1、坚决“戒口”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远离四个“大敌”,尽量避免:吸烟、喝酒、浓茶、咖啡。
2、尽量“少吃为妙“
平时尽可能少食用辛辣来刺激性的佐料及食物,尽量食用质地较软容易消化并且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
不要过多食用“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海蜇、海苔以及各种藻类食物等;
适当控制纤维素丰富食物的摄入量。甲亢病人常有腹泻症状,如果多供给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会加重腹泻。其中,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有:菌类、红果干、大豆、燕麦、荞麦、芹菜、苦瓜等;
3、适度增加补充
补充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若供应充足,可使蛋白质发挥其特有的生理功能,给予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能够调节生理功能,改善机体代谢,尤其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建议食用:谷类、蔬菜、水果、香菇、绿豆、糙米、鸡肉、坚果、奶制品等,可以适当食用动物内脏,或者维生素制剂;
应该充足地进食含有钙、铁的食物。建议食用:奶制品、豆制品、酸角、桂圆、木耳、猪血等;
食疗推荐
●佛手粥
材料:佛手9克,海藻15克,粳米60克,红糖适量。步骤:将佛手、海藻用适量水煎汁去渣后,再加入粳米、红糖煮成粥即可。功效:调整精神抑郁,情绪改变,疏肝清热。
●青柿子膏:
材料:青柿子克,蜂蜜适量。步骤:青柿子去柄洗净,捣烂并绞成汁,放锅中煎煮浓缩至粘稠,再加入蜂蜜1倍,继续煎至粘稠时,离火冷却、装配备用。使用时,每次1汤匙,每日2次,用沸水冲服。功效:清热泻火、用于烦躁不安、性急易怒、面部烘热。
●竹菇淡菜煎:
材料:竹菇、淡菜各15克,牡蛎各30克,红糖适量。步骤:用水煎汁,去渣。每日1剂,连服7~10天。功效:化痰利湿,软坚散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