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导致体内甲状腺素(TH)分泌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甲亢的临床表现为疲乏无力、不耐热、多汗,皮肝温暖潮湿、体重锐减、甲状腺肿大、眼部表现、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及心悸、气促等心血管症状为主。不少患者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诉,甲状腺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软、吞咽时上下移动,少数患者的甲状腺肿大不对称或肿大不明显。甲亢眼病又称浸润性突眼,患者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常有畏光、流泪、复视、视力减退、眼部肿痛、刺痛、异物感等。检查可发现视野缩小,斜视,眼球活动减少甚至固定。眼球明显突出,突眼度一般在18mm以上,两侧多不对称。由于眼球明显突出,眼睛不能闭合,结膜,角膜外露而引起充血、水肿,角膜溃疡等。重者可出现全眼球炎、甚至失明。有少数浸润性突眼患者突眼并不明显,但却有明显畏光、流泪、复视、巩膜结膜充血水肿及眼球活动障碍等。患者易激动,精神过敏、舌和双手平举向前伸出时有细震颤、多言多动、失眠紧张、思想不集中、焦虑烦躁、多猜疑等,有时出现幻觉,甚至出现亚躁狂症,但也有寡言、抑郁者,以老年人多见。腱反射活跃,反射恢复时间缩短。在实验室检查方面主要为血FT3、FT4(或TT3、TT4)增高及sTSH降低。
甲亢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及手术治疗三种,各有其优缺点。治疗前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甲状腺病理、有无其他并发症或合并症,以及病人的意愿、医疗条件和医师的经验等多种因素慎重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案。药物疗法应用最广,但仅能获得40%-60%治愈率;余二者均为创伤性措施,治愈率较高,但缺点较多。一般来说,甲亢都可以通过上述三种治疗方法之一对其进行有效治疗,它们三者的适应证之间也没有绝对的界线。要考虑病人方面的因素,如年龄,病程长短,病情轻重及甲状腺肿大的程度等。年龄较小、病情轻、甲状腺轻、中度肿大者应选择药物治疗。对抗甲亢药物过敏、病情较重、病程长、甲状腺中重度肿大者应采用I或手术等根治性治疗方法。甲状腺巨大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应首先考虑手术治疗。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绝对不能用I治疗。儿童患者先考虑用药物治疗,尽可能避免使用放射性碘治疗。
中医称本病为“瘿病”,治疗上以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为法。在饮食方面因为甲亢病人由于代谢亢进,营养物质需求明显增加,如果营养补充不足,消瘦会更为明显,因此,饮食是否得当十分重要。多吃高蛋白食物,年轻患者还需多吃脂肪类食物,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少吃含碘多的食品,如海带、海虾、海鱼等。尽量不吸烟,不引酒,少喝浓茶,咖啡,患者特别注意心理情绪及精神生活水平自我调节,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避免受风感冒,劳累过度,高度发烧。
甲亢药物的标准疗程为1年半至2年,其间不能随意停药,只要正规治疗,其预后肯定。
刘得华内分泌科主任,院名中医。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江门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门市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门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门市中医药学会理事。曾获江门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江门市优秀中医科研工作者等称号。
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及科教工作30多年,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擅于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等各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对各系统疑难杂症的中医药辨证论治亦有独特经验。在医学专业杂志发表论文20多篇,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
应诊时间:周一、三、五上午(内分泌专科门诊诊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