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会ldquo传染rdquo

中科获品牌影响力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6038041.html
糖尿病会“传染”的真相是?

近些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些家庭一家几口人都患有糖尿病,难道糖尿病会“传染”吗?

糖尿病的确会“传染”,但它并不是通过病毒、细菌来传播,与普通传染病的传染不一样,不会因为接触而传染。

那糖尿病是如何“传染”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项研究:

01

瑞典的科学家曾经对15万名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2万名子女做过研究,结果发现:

如果某个家庭中有人得了糖尿病,那么他家里人得糖尿病的风险,大约是一般人的2~30倍。

如果某人有两个兄弟姐妹都得了糖尿病,这个人得糖尿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的30多倍。

在没有血缘关系的夫妻之间,若有一方患有糖尿病,另一方患糖尿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的1.3倍。

02

上海交通大医院的一项研究成果在《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研究证明:

家人、配偶之间一些相同的生活方式,会影响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从以上两项研究可以看出,糖尿病会“传染”的原因有两点,遗传和共同的生活方式:

◇糖尿病有遗传风险,与糖尿病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得糖尿病的可能性比较大;

◇糖尿病的“传染”性还和夫妻、家人之间相似的生活方式有关,特别是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基因,但是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预防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

01

尽早减肥,维持标准体重

超重和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了2倍。

超重(BMI≥24kg/m2)或肥胖者(BMI≥28kg/m2)要尽早减轻体重,达到或接近24kg/m2,或体重至少下降7%。

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围不超过90cm,女性腰围不超过85cm。

02

合理膳食

增加全谷物、果蔬、鱼、禽肉等膳食摄入,同时减少红肉、加工食品、甜饮料的摄入,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03

改变烹调方式

烹调时要少油少盐,清淡饮食;尽量在家吃饭,不仅可以减少在外就餐的机会,还可以增进与家人的感情。

推荐的烹调方式有炖、清蒸、烩、凉拌、煮、汆、煲。

不推荐油炸、煎、红烧等烹调方式。

04

规律运动

坚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

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05

保证睡眠、调节情绪

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保持乐观心态;及时释放压力,调整情绪,积极面对生活,充分享受生活。

06

戒烟限酒

吸烟、酗酒不仅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还会增加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的发生,所以必须戒烟、限酒。

07

定期检查

如果家里有糖尿病患者,其他人也一定要提高警惕。定期测一测血糖,一旦发现血糖偏高,可以早诊断、早治疗,以延缓糖尿病的发展。

来源东宝舒霖关怀

文章参考: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

糖尿病之友

国际糖尿病

一附院内分泌科诊疗特色

一附院内分泌科团队与好大夫在线联合推出

内分泌代谢疾病网上诊室服务!

当可怕的糖尿病、甲减、甲亢、甲状腺结节来临的时候,您是否彷徨无措?您和您的家人是否准备好迎接另一个需要长期治疗的您了吗?当需要复诊时,挂不到专家号,血糖忽高忽低,甲功不正常,怎么办?别怕!当工作忙,不好请假,医院附近,却遇上大堵车,医院医生已经下班,怎么办?医院候诊排队时间太长,工作太忙没时间复诊,怎么办?别怕!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席卷了全中国,现在更是在全球肆虐,为了控制疫情的扩散,医院,怎么办?别怕!当工作忙,没时间,路途遥远,医院和医生面对面就诊,怎么办?别怕!当所有医生都告诉你“管住嘴,迈开腿”,究竟怎么管?如何迈?你还是无所适从的时候,怎么办?别怕!当每天为了测血糖扎手指扎到心酸的时候,当胰岛素注射困扰你的正常生活的时候,当你怀孕的时候,当你需要就业的时候,当你打算旅行的时候,当你身体遭遇到其他疾病状态的时候,当很多你无法掌控的状况出现的时候,怎么办?当医生都告诉你甲亢有三种治疗方法,你却纠结拿不定主意,回家想和医生沟通一下,却没有医生的联系电话,又不认识医生,怎么办?别怕!别怕!

一附院内分泌科团队与好大夫在线联合推出

内分泌代谢疾病网上诊室服务!

长按或扫描下面图片中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ildancing.com/jkyszy/942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