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要忌发物吗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发

很久很久以前,明太祖朱元璋想要除掉大将徐达,便给生疮的他赐予了一大碗“发物”鹅肉,徐达含泪吃完,没多久便身亡了。

是真的吗?

这只是传言啦,徐达的死因其实是积劳成疾。但是,对于发物,咱中国人的执念还是很深的。比如大家看个病吃个药会问医生:“医生,有什么忌口的吗?是不是不能吃发物?”又比如常见的口腔溃疡,大家也会自觉的远离发物,避免上火加重。

发物到底是什么?

虽然几乎国人个个都知道发物,然而无论是在现代医学和中国传统医学中,都没有「发物」的说法。发物更多还是来自民间定义。简单归纳了以下几点。

首先,发物是食物,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食物对于正常人而言,不能说是发物,只有对那些患相关疾病的人或特殊体质的人或食用过量时才能称为发物。

第二,如果给发物下一个定义,那就是指那些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

第三,发物应该包含苦寒咸寒(凉)或辛热温补两种性质的食物,但长期以来人们一提到发物多习惯指后者,实际上还应该想到前者。

从中西医谈发物

发物的中医观

按照中医理论,人的体质可按气血阴阳寒热虚实的有无或多少来分类,从某种程度上讲体质又决定了所患疾病的性质(如气虚、血虚、虚寒、湿热、痰湿,兼夹动风、动血等),而食物也具有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咸辛甘)等特点。

所以,如果一个虚寒体质的人患了虚寒性疾病,又给他吃苦寒或咸寒(凉)的食物,如同雪上加霜。反之,如果一个阳亢实热体质的人患了温热性疾病,如果给他吃辛热温补之食物,如同火上浇油。这“雪上加霜”“火上浇油”会使没病的人患病或使有病的人病情加重,此时这里的“苦寒或咸寒(凉)的食物”或“辛热温补之食物”就是发物了。

从中医的传统药性理论上论,中医所说的发物与食物宜忌,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发散之物:具有升发、散气之性,能使人阳气升散发越,内风亢逆,邪毒走窜。如海鲜、鱼、虾、螃蟹、贝蚌、螺钉等。素体正气不足,容易过敏者不宜食用。如牛皮癣、荨麻疹、丹毒、湿疹、疮痈疔疖、哮喘等。

二,性热之物:具有辛热燥烈之性,能助热动火、伤津劫液。如烟、酒、葱、姜、椒、蒜、韭、芥、羊肉、狗肉、鹿肉、鹿血、煎炸之物。素体热盛,阴虚火旺,热性病症者不宜食用。如咽喉肿痛、风热感冒、更年期综合症、发热患者、肺结核、干燥综合症、糖尿病、便秘等。

三,性寒之物:具寒凉润利之性,能伤肾阳脾阳而生寒,影响脏腑运化功能。如四季豆、苋菜、莴笋、柿子、黄花菜及各类冷饮、啤酒等。素体阳虚、阴寒内盛者不宜食用。如慢性腹泻、泄泻、胃痛、水肿、痛经、月经不调等。

四,肥腻之物:具胶着粘滞之性,容易助湿生痰,阻碍脾胃之运化。如糖、枣、肥肉及甘甜滋腻之物。素体肥胖之人,痰湿为重者不宜食用。如脂肪肝、慢性肠胃炎、慢性盆腔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疾病。

五,散血之物:具活血散血之性,能动血伤络,迫血外溢的食物,多又性热。如胡椒、羊肉、狗肉、鹿肉、菠菜、酒精类等。各种出血性疾病及出血倾向者不宜食用。如崩漏、痔疮、月经过多、吐血、咯血、鼻衄、皮下出血、尿血等。

六,食积之物:具坚硬而难以运化之性,如大豆、芡实、芋头、薯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素体脾胃运化较差,积食、胃痛者不宜食用。如胃胀、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佳等病症。

发物的西医观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指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容易使疮疖或某些病状发生变化的食物,如羊肉、鱼虾等。”

现代医学并无发物之说,但从本义来看,发物相当于西医所说的诱发因素或者是某些疾病的病因。

从现代药理成份上看,发物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异性蛋白含量比较高,容易引起变态性疾病的易过敏食物。如动物中的鱼、虾、螃蟹、螺蚌等海产品及鹿肉、山鸡等不常见的肉类。植物中的各种豆制品,竹笋、芒果等如容易引起各类皮肤过敏,诱发原有皮肤病的发作。

二是含有激素类成分的食物,如胎盘制品、蜂王浆、动物内脏等,如子宫肌瘤等与性激素相关的疾病,雌性激素的补充容易加重病情。高胆固醇的食物诱发感染、溃疡,对于肝脏疾病也有加重作用。

三是刺激性的食物等,如酒精类、辛辣刺激的辣椒、蒜等。各种类型的肝炎,饮用酒精类很容易加重与复发;辛辣刺激的食物胃溃疡等疾病自然有加重的作用。

发物与疾病的关系

前面说过,发物首先是食物,那是不是只要是发物的食物,就不能吃呢?

食物本身没有错,“发”并不是某些食物的固有属性,“发物”更像是针对疾病特别定义的。”只要不影响所患疾病的发生发展,就不成为发物。

So,与其盲目听信“发物”说法,一棒子否定海量美食,不如根据不同症状、疾病的饮食禁忌,针对性地精明挑选,做一枚有勇有谋的吃货。现归纳常见疾病的忌口清单如下:

皮肤发炎、外伤

海腥类:中医讲,海腥类食物多性寒,如患者是虚寒体质,不适合食用过多田螺、螃蟹、蛤蜊、蚬肉等水产品。从西医角度,海腥类含有异性蛋白成为过敏源,容易引起皮肤在愈合期有过敏反应,影响伤口愈合。

高脂高热食物:中医讲,肥腻之品,易生痰湿,痰湿郁而化热动火,易加重内热,加重疾病或引发炎症。故不适合食用辛辣刺激性、煎炸、油腻食物等。

感冒

甜食:中医认为,甜腻之物易助湿生痰,加重症状,还容易导致腹胀,食欲下降。包括糖果、蛋糕、甜品、雪糕等。

高盐食物:感冒期间每日吃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即可。少盐饮食,会有更多溶菌酶保护上皮细胞,使其分泌更多的免疫球蛋白及干扰素,增强抵抗力。

粗纤维食物:感冒期间胃动力较弱,粗纤维会增加肠胃负担。包括芹菜、韭菜、竹笋等。

刺激性食物:会让脆弱的胃肠功能更加紊乱,甚至引发恶心、呕吐。如辣椒、花椒、胡椒等。

甲亢

富含碘的食物: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可诱发甲亢,或使甲亢症状加剧。如海产品、海带、紫菜、虾皮、海鱼、加碘食盐等。

刺激性食物:甲亢患者的典型症状包括心慌、怕热、易激动等,此时要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以防止上述症状加重。如辛辣食物、浓茶、浓咖啡。

高血压

高盐食物:容易升高血压,并且加重心血管负担,每日吃盐量控制在6克以内。腌制食物、腊肠、火腿少吃为宜。

高热量食物:能量过剩,加重代谢负担,增加维生素的消耗,血压、血脂容易波动。如肥肉、动物内脏、巧克力、糖果、雪糕等。

高反式脂肪酸食物:往往可口美味,不知不觉会多吃,但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可增加高胆固醇、高血脂等心血管风险。如酥性饼干、奶油蛋糕、薯条、炸鸡、油条。

糖尿病

高糖食物:会快速升高血糖,不利于糖尿病控制。如甜品、含糖饮料、蜂蜜、蜜饯等。

精制的主食:血糖生成指数高,容易升高血糖,粗杂粮更能控制血糖稳定,糖尿病人主食需粗细结合。

动物油脂:摄入过多,脂肪容易在动脉堆积,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如牛油、猪油、黄油、奶油、肥肉等。

痛风

高脂肪类:脂肪有阻碍肾脏排泄尿酸的作用,脂肪在体内氧化过程中,能产生酮体,而过多酮体会刺激关节。

高嘌呤的食物:嘌呤含量太高,被人体吸收后,有可能在关节中构成尿酸盐结晶,使关节肿痛加剧。如动物内脏、蛤蜊、牡蛎、沙丁鱼、凤尾鱼等

过咸的食物:容易引起钠摄入过多,影响尿酸代谢,加重患者的症状。

癌症

烫、炸食物:高温油炸容易产生致癌物质。吃太烫,会导致口腔及食管黏膜灼伤,容易引发癌症尤其是食管癌。

油腻食物:高糖高油导致的肥胖,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比如肥肉、奶油千层等重口味糕点

咸、亚硝酸盐:如果有胃肠疾病或胃酸不足,那么大量亚硝酸盐会与肉食中较多的胺类生成致癌物质。

好了,讲了这么多发物,现在看来发物其实是在说患病治病过程中物宜忌的加强版。

针对不同的病患及所用药物,发物对于每一个人都有特异性,比如过敏者的过敏源常常是几种,而不是全部。发物诱发疾病,不仅是食物的性质,还有食物的量。只有当食物影响到疾病的治疗或康复,或会产生相关不良反应时,我们才需要忌惮这些“发物”!

如若不是,偶尔吃上一块鱼,一口蟹又有何妨?

添加







































白癜风防治专项援助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ildancing.com/jkysdp/200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