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甲状腺书院
医院内分泌科的主任医师吕朝晖教授就《I在Graves病治疗中的地位》做了专题报告,对I在Graves病中的应用作了精彩解读。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发布的指南中提到,Graves病治疗有三个方法:内科药物、核医学、外科手术。目前I的治疗在美国是首选,在中国也是一线,因此,I在Graves病的治疗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I治疗Graves病:适应证
中国指南
ATA指南
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计划妊娠的女性患者(妊娠时机:RAI治疗至少6个月,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差或多次复发
伴随疾病增加手术风险
有手术禁忌证或手术风险高
术后复发或曾有颈部外照史
有颈部手术史
缺乏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
病程较长
存在ATD禁忌或药物疗效欠佳
老年患者(特别是心血管高危因素者)
合并甲状腺毒症相关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合并肝功能损伤
合并右心衰性肺动脉高压
合并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合并充血性心衰
合并心脏病
而I的禁忌证,包括妊娠、哺乳或者是确诊或临床怀疑甲状腺癌,还有不能遵循放射治疗安全指导者,以及未来6个月计划妊娠的患者。
I治疗Graves病:患者和医生的顾虑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治疗学组对例到核学科进行I治疗的患者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
68%的患者倾向选择I治疗;
59%的患者担忧I治疗后甲减;
53%的患者认为甲减是一种终身的带病状态。
而对于医生则想得更多,核医学会对全国名内分泌科医生的调查显示:
32%的医师首选I治疗;
78%的医师担忧I治疗后甲减;
14%的医师担心I治疗影响生育;
8%的医师担心I治疗后的致癌问题。
I治疗Graves病:不良事件
1.甲减
在实际的临床当中,不存在既可以纠正甲亢又不会造成甲减的理想剂量。I治疗Graves病后,由于自身免疫因素(如淋巴细胞浸润和甲状腺自身免疫破坏等)而出现自发性甲减,年发生率2%~3%。而且研究显示,无论I剂量如何,治疗后10年有50%以上的患者出现甲减。目前对于甲减只有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而且绝大多数需终身用药。
2.GO出现或加重
I的治疗中,对于有突眼病和复发高风险的患者,应该是同时给予激素处理,每日剂量0.3~0.5mg。对于低风险患者,可以给予低剂量的强的松。
3.甲亢危象
I治疗以后,甲亢可能会出现复发、血压升高或者是其他症状,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甲亢危象,对于危险的情况要预防它的出现。指南中指出:重症或伴有并发症及合并症的Graves甲亢在I治疗后3~7d恢复ATD治疗,以辅助缓解甲亢及一过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所致病情加重。
小结I在美国仍是Graves病的治疗首选;
I治疗安全有效,可以作为成人Graves病尤其是某些特殊人群的首选;
选择适当的治疗对象至关重要,治疗前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
碘治疗甲亢通过放射性物质作用于甲状腺,杀死部分甲状腺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放射性碘能被甲状腺高度摄取,碘释放出β射线对甲状腺有毁损效应,使甲状腺滤泡上皮硬化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同时还可以抑制甲状腺内淋巴细胞的抗体生成。
碘治疗甲亢,能达到类似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目的。所以有人形象的称碘治疗为“不流血的手术”。
碘治疗甲亢的护理措施
★碘治疗前2-4走避免用碘剂或者含碘的食物与药物,如病情加重,先用抗甲状腺药物或心得安治疗3个月,待症状减轻后停药3-5天,然后用碘。一般一次空腹口服,2小时后方可进食,进食过早可影响碘的吸收。
★对服用碘治疗后的患者,要注意观察服药后的反应,如头昏、乏力、食欲不振等,个别患者有皮肤瘙痒、皮疹及白细胞减少,颈部胀满且有压迫感,有时有微痛或压痛,一般几天后可自行消失,如症状明显可加服心得安等药物对症治疗。
★服碘治疗后一般在3-4周才见效,此期间患者要尽量卧床休息。为尽快控制甲亢症状,在治疗初期可同时应用抗甲状腺药物。
★服用碘第一周应该尽量避免用手挤压甲状腺,以免诱发甲亢危象,同时注意避免精神刺激和预防感染。
★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等变化,一旦出现高热、心率明显加快、神志改变等现象时需警惕发生甲亢危象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抢救。
★对服用碘患者的排泄物、衣物、被服、用具等均应该特别处理,待半衰期放射作用消失后再做清洁处置,以免污染环境,危害他人。
★碘治疗甲亢效果满意的,一般服用碘后2-4周症状可减轻,应及时观察患者甲状腺是否缩小,体重是否增加,并定期复查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碘治疗甲亢患者选择时应综合考虑,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最后提醒大家,甲亢是一种难治疗、易反复的疾病,发现甲亢一定要及早就医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
感谢您对“一附院内分泌科”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里好白癜风治好会复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