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库君,来源:为了家人学点医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发病无特殊性,各个年龄层次均会发生,只是目前发现在育龄妇女中较为常见,通常称为妊娠期甲亢,主要表现出心动过速、发热、恶心等危象。
临床研究发现,孕妇发生甲亢,不仅会对自身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对肚子中的胎宝宝产生危害。由于爆发甲亢的孕妇体内会存在一种叫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抗体的免疫性球蛋白,而胎宝宝和母体通过脐带关联,因此可影响胎宝宝,增大了胎宝宝腹中或者出生后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概率。所以,及时的治疗是必须的。
当顺利产下宝宝后,很多人会觉得“万事大吉”,其实不然,产后也存在着一些母体病情加剧的病例。
产后正确的处理是后续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加强母体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对症治疗。有些妈妈会害怕吃药,怕服药影响宝宝喂养,给宝宝带去二次伤害。其实这一点可以放心,服药后,只有极少数含量的药物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当然也可以用奶粉替代母乳,规避这种风险。
对于新生儿,复查甲状腺功能也是必要的,不能因为检查正常而忽视症状的观察,因为有时候甲亢的发病会存在延后,不可小觑。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文章)
所有的疾病疑问,这里都有答案。更多可以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