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健康扶贫故事即使一小步亦展新高

白癜风公益帮扶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30/6291540.html

年10月26日,我光荣地成为淄博市第三批“第一村医”中的一员。

岗前培训会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立即奔赴我的主战场南郊镇张楼村、李家村及北岭村,以最快的速度熟悉线路并与村委会、村卫生室负责人做好工作对接,并着重对各村的贫困人口、残疾人、计生特殊家庭、慢性病等重点人群情况做了初步摸底,为下一步的入户健康扶贫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及时转换角色深入基层百姓】

一路走访,不知不觉转换了角色进入了工作状态,直觉告诉我身上的担子不轻,三个村共计余人,三个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均已达标,所以前期的工作主要放在重点人群身上,看似简单拉呱聊天的活,真正沟通落实到位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每一个身患疾病的家庭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对他们的诉说你要感同身受,侧耳倾听,从而拉近距离取得信任。彼此间的信任有了,工作开展随即豁然开朗,就这样从病理到心理一一兼顾,为每一位患病的重点人群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提出明确的救治意见,引导患者自愿接受治疗,使健康扶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自费为他们带去生活用品,看到病人及家属满脸的赞许肯定,自己心里顿感甜滋滋的,这就是扎实工作带来的快乐!

协助家庭医生签约方便百姓就医

村医的工作应接不暇,家庭医生签约刻不容缓,于是主动请缨加入到签约服务团队中,组成“3+X”的模式团队,作为“X”支援专家,对每个居民既往病史,过敏史都一一核对完整,一遍一遍地为居民讲解签约的意义在于使居民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每天不厌其烦地讲啊说啊,虽然口干舌燥,但越来越多的村民把我当成了家人,看我的眼神从疑惑变成了认可,大爷大妈们纷纷把服用了多年的老药带过来,让我为其把脉调药,那劲头可热乎了!

借着这股劲,看似棘手的慢病随访竟然也顺顺当当地成为了我工作的日常,随访过程中发现些许用药上的不规范都做了系统修改,对慢病患者自行用药的不合理性给出了详尽的讲解说明,让他们从心里感受到关心和呵护。现在的我,慢病随访已是游刃有余。工作中处处有惊喜,处处有收获。

开展健康讲座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闲暇之余,针对村医的知识短板,结合临床工作需要,为村医讲授心肺复苏、心电图、冠心病及脑梗塞诊治思路、高血压及糖尿病用药规范、流感预防及治疗等临床知识,使他们学以致用,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举办健康知识讲座,针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详尽的讲解,教授村民“养心通络”保健操,并多次和他们一起练习,直到他们学会为止。把“日常能降压的八种好习惯”、“简易按摩降糖法”、“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眩晕日常中医保健”、“冠心病患者的五大饮食原则”等打印出来,发到村民手中,和村民共同学习,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义诊走访为村民排疑解难

半年来,我们周村区第一村医坚持在各个派驻村和覆盖村联合义诊。每次义诊,我们都会根据当时的气候特点,选一个或两个切合时宜的疾病进行讲解,如CO中毒、流感、高血压、冠心病等,之后进行心肺听诊、测血压血糖、做心电图、宣教及用药指导等。义诊中,医院多次助力我们,派出神经内科、风湿免疫科、急诊科、老年病科等专家为村民排疑解难。每一次我们都尽心竭力,一丝不苟,把温暖的阳光照在了老百姓的心田。在村卫生室、村民家中、街头巷尾、义诊中或大集上,随时随地,为村民发放宣传材料,宣传卫生计生政策。

.12.11,我们七名周村区“第一村医”一起参加市卫健委组织的“送温暖、送健康、送安全”主题活动,走进南郊养老院,自费为老人们购买牛奶、水果等慰问品,为他们仔细查体,把温暖和健康带给了他们。

.1.30,响应市卫健委和区卫健局号召,我们南郊镇三名第一村医组成小分队,到我们的派驻村(或覆盖村)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体检、指导用药等,并为他们送去了棉被、油、米等生活用品,把满满的亲情送到了他们的家中。

.3.5,周村区卫健局组织我们“第一村医”学习雷锋为老百姓办实事,我们通过模拟人教授百姓心肺复苏术的标准操作,让普通群众在危急时刻也能挽救家人的生命。

通过义诊、坐诊及走访,发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大多数村民认识不到高血压、高血糖所带来的危害,认为只要不吃药就能扛过去,疾病也不会发展。即使吃药,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认为有症状时服药,无症状时不用服药。不清楚血压血糖的控制目标范围是多少,不知道应该低盐低脂饮食,不知道最佳的锻炼方式及时间是多少等等。二是很多老年人没有查体意识,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血压血糖情况,即使卫生院组织查体也不去。三是大多数村民身体出现不适首先想到的不是就医,而是坐、等、靠。四是流感盛行阶段,许多老百姓不知道流感的危害,更不知道在此阶段如何保护自己不受其侵害。

针对以上问题,我的相应处理措施是:一是加强宣传,加强沟通,入户随访,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发动全家人一起了解医学知识,并互相监督。对于不规律服药甚至不服药的村民应反复强调其用药的必要性,疾病的危害等。二是对于不查体的老年人应仔细问明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区别处理。如不方便出门的我就入户为其进行基本的体格检查;认为查体没有必要的要反反复复的为其解释查体的必要性;对于认为查体很麻烦的村医院检查等等。三是通过各种方式让村民知道在疾病刚刚出现时治疗可能只需要口服药物就能解决,等到后期就需要手术治疗,而且可能会遗留后遗症,失去工作能力,因病致贫。四是让村民知道流感疫苗接种是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对老年体弱者及儿童建议他们及早接种。告知村民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流感流行季节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少去甚至不去公共场所和正在患流感疾病者的家中。节假日娱乐要适度,不能暴饮暴食,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清洁。

健康扶贫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转眼间半年的“第一村医”工作已近尾声,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左(化名),智力三级,一位非常可爱的15岁花季少女,她本该在校园里和同学们嬉笑打闹,在课堂上和同学们高谈阔论,可她却只能在家中和年迈的奶奶一起学习洗衣做饭这些基本技能。这一切是源于她母亲在怀她时已查出甲亢,当时正在服用甲巯咪唑,且用量较大。因此药有致畸副作用,且当时小左母亲的甲亢指标控制的不好,所以医生建议她终止妊娠,但她母亲不听劝阻,坚持留下了小左。小左随着年龄增长,渐渐被发现智力障碍,普通学校不接收她,她只能和奶奶待在家里。后来又有了弟弟,医生嘱咐绝对不能母乳喂养,因为甲巯咪唑能经过乳汁分泌,但她母亲仍然不听。目前弟弟也是智力三级,在读一年级,母亲陪读。这个可怜的家庭是疾病造成的,但更多的是因为对医学知识的不了解不认可造成的。

与上个家庭相比,林大姨家就幸运多了。林大姨已经83岁了,有高血压病史,.12.27晚上左下肢突然开始水肿,她不以为然,以为睡一觉可能就好了。第二天早上水肿加重,且胀痛难耐,大姨想着再等等看看。正好那天她的高血压慢性病到了随访日期,我打电话把大姨叫到了卫生室。当时测血压/95mmHg,问大姨有没有头晕头痛或者恶心呕吐等不适,大姨才告诉我她左腿肿胀难耐。当时查体左下肢重度水肿,已经肿到腹股沟处,无皮肤红、热,考虑为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我立刻搭建平台,为大姨转诊,联系我院周围血管科崔大夫,崔大夫确诊大姨为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大姨年龄大,且血压高,不能溶栓,医院孔大夫为大姨做了急诊介入手术。

林阿姨出院后感谢

由于发现及时治疗得当,林大姨年1月初病愈出院,大姨的老伴紧紧握着我的手久久不愿松开,“闺女呀,这次你大姨的病多亏了你,你救了俺一家呀!”,在场的人无不动容。此刻,心中似有一股热潮在涌动,“第一村医”的工作看似平凡,但多么神圣!

正如淄博市卫健委提出的“决不让一个人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掉队”的号召一样,它是着力改善民生、健康扶贫的具体工作,能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一个人静静地走在村里,一阵暖风吹过,这里的一树一花仿佛在向我招手,向我诉说着这里的喜怒哀乐,文化广场人头攒动,孩子们嬉笑打闹,老人们打牌下棋不亦乐乎!东头的张大姨常量血压,西头的左大爷常测血糖,给李大哥讲过健康扶贫政策,给杨大姐做过心电图……终于发现我的身心早已融入了这里。

即使一小步,亦展新高度!

供稿:心血管病科姜丽

审核:李文艳

编辑:宁玉荣

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ildancing.com/jkyszy/1255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