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的护理

Hi!今天,我们来聊聊甲亢。

怎么产生的?甲状腺激素(TH)分泌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其中Graves病(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最常见。

病因:女性多发,自身免疫病合成多种抗体,其中一种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可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TSH受体,刺激甲状腺细胞增生,分泌亢进,是本病的主要原因;还有遗传的影响。

诱因:感染、创伤、精神刺激、劳累——机体免疫稳定性破坏——有遗传性免疫监护和调节功能缺陷者发病。

(一)甲状腺毒症表现

1.高代谢综合征由于T3、T4分泌过多,以致出现怕热、多汗,多食易饥,体重下降。

2.精神神经系统 多言好动,易激动、失眠,腱反射亢进,伸舌和双手向前平伸时有震颤。

3.循环系统 兴奋性高,脉压增大,心房颤动最常见。重则出现甲亢性心脏病(严重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

4.消化系统食欲亢进、消瘦、慢性腹泻。

5.运动系统部分病人有慢性甲亢性肌病(肌无力、肌萎缩,行动困难)、周期性瘫痪,多见于青年男性,可伴有重症肌无力。

6.血液系统白细胞计数偏低,血小板寿命短,可出现紫癜;部分病人有轻度贫血。

7.生殖系统女性常有月经稀少、闭经;男性多阳痿、乳房发育;男女生育力均下降。

总结:精神神经,循环,消化--增强——兴奋

  运动,血液,生殖系统--减低——抑制

(二)甲状腺肿大

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随吞咽上下移动,质软、无压痛。有震颤及杂音,为本病重要体征。肿大程度与甲亢轻重无明显关系。

总结:弥漫、有杂音、质软、无压痛。

(三)眼征

1.单纯性突眼(良性突眼)交感神经兴奋性导致眼外肌群及上睑肌张力增高,可治疗恢复。

2.浸润性突眼(恶性突眼)与自身免疫有关,眼球后水肿、淋巴细胞浸润,突眼度>18mm;病人主诉怕光、复视、视力减退,可合并眼肌麻痹;由于眼球高度突出致角膜外露,易受外界刺激,引起充血、水肿、感染,重则失明。

总结:单纯交感可治,浸润免疫易感。

(四)甲状腺危象可危及生命,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大量T3、T4释放入血有关。

1.诱因应激、感染、I治疗反应、手术准备不充分等。

2.临床表现①T≥39℃;②心率≥次/分;③恶心、厌食、呕吐、腹泻、大汗、休克;④神情焦虑、烦躁、嗜睡或谵妄、昏迷;⑤可合并心衰、肺水肿等。

辅助检查 

1.基础代谢率(BMR)正常BMR为-10%~+15%,本病约95%的病人增高。

测定应在禁食12小时、睡眠8小时以上、静卧空腹状态下进行。常用BMR简易计算公式,BMR%=脉压+脉率-。

2.甲状腺摄I率 正常2小时为5%~25%,24小时为20%~45%。

3.血清总T3、总T4(T3、T4)为甲状腺功能基本筛选试验,甲亢时增高。

4.血清游离T4(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是具有生理活性的甲状腺激素,不受TBG影响,是诊断临床甲亢的首选指标。

5.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TSH浓度的变化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敏感的指标。先于TT3、TT4、FT3、FT4出现异常。甲亢时TSH降低。

 6.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甲亢时T3、T4增高,反馈抑制TSH,故TSH不受TRH兴奋;TRH给药后TSH增高可排除甲亢。本试验安全,可用于老人及心脏病病人。

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休息、营养,情绪稳定,适当给予镇静、β受体阻滞剂等。

(二)抗甲状腺药物 硫脲类(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及咪唑类(甲巯咪唑、卡比马唑)。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阻断甲状腺激素合成,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丙硫氧嘧啶可抑制T4转变为T3。

(三)外科治疗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即切除甲状腺的80%~90%。

(四)放射性碘 利用I释放的β射线破坏甲状腺腺泡上皮,减少甲状腺素的合成与释放。

适用于30岁以上、不能用药物或手术治疗或复发者,禁用于妊娠哺乳妇女、肝肾功能差、活动性结核等。

注意:放射性碘治疗可致永久性甲低。 

(五)甲状腺危象的治疗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及T4转变T3,首选丙硫氧嘧啶。抑制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可选用碘化钠或卢格碘液。

护理要点

1.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维生素饮食,限制含纤维素高的食物,注意补充水分。

2.有突眼者,应加强眼部护理,如经常点眼药,外出时戴茶色眼镜,以避免强光与灰尘的刺激,睡前涂眼药膏、戴眼罩,并抬高头部,低盐饮食,以减轻眼球后软组织水肿。

3.药物护理粒细胞减少,严重者可致粒细胞缺乏症。当白细胞低于3×/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L时应停药;

4.术前护理先用硫氧嘧啶等,待甲亢症状基本控制后,停服,改服碘剂。

碘剂能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还能减少甲状腺血流量,使腺体充血减少,从而变小变硬,有利于手术进行。

常用的碘剂为复方碘溶液。

用法:每日3次口服,每次3滴开始,逐日每次增加1滴(即第1日每次3滴,第2日每次4滴,依次类推)至每日3次,每次16滴为止,维持至手术日。

服用碘剂一般不要超过3周。

病人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BMR低于+20%,脉率在90次/分以下,腺体缩小变硬,就表明准备就绪,应及时手术。

不能突然停药;凡不准备手术的病人,一律不要服用碘剂。

5.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1)卧位: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

2)伤口引流:术后伤口引流量一般不超过ml。引流物于术后24~48小时拔除。

3)避免颈部弯曲、过伸或快速的头部运动。

4)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

定时测体温,每15~30分钟测脉搏、呼吸、血压1次,直至平稳。如病人高热、脉速、烦躁不安,应警惕甲状腺危象的发生。注意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有无颈部肿胀,如出血多而快,应立即通知医生,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5)饮食:

术后6小时如无恶心、呕吐,可进温凉流质饮食,少量慢咽,以减轻因吞咽引起的疼痛;手术后第2天开始进半流质饮食。

6)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7)药物应用:

继续服用复方碘溶液,每日3次,每次16滴开始,逐日每次减少1滴,至每次3滴时止。若手术前用普萘洛尔做准备者,手术后继续服用4~7天。

6.术后并发症护理

1)呼吸困难和窒息:

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48小时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甚至窒息;可有颈部肿胀,切口渗出鲜血等。

常见原因: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②喉头水肿,可因手术创伤或气管插管所致。③气管塌陷,气管壁长期受肿大甲状腺压迫而发生软化④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2)喉返神经损伤:

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声音嘶哑;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失声、严重者发生呼吸困难、窒息。

3)喉上神经损伤:

外支(运动支)受损--声带松弛和声调降低。

内支(感觉支)受损--发生误咽或呛咳。

4)手足抽搐:应立即静脉缓慢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l,解除痉挛。

5)甲状腺功能低下。

6)甲状腺危象:预防甲状腺危象的关键是充分的术前准备。

健康教育

1.身心愉快,避免劳累和精神刺激。

2.提供有关甲亢的疾病知识、自我监护和自我护理的方法,如上衣领宜宽松,避免压迫肿大的甲状腺。严禁用手挤压甲状腺,以免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加重病情。

3.坚持长期服药,按时按量,不随意减量和停药。

4.每隔1~2个月做甲状腺功能测定,每日清晨起床前自测脉搏,定期测量体重,脉搏减慢、体重增加是治疗有效的标志。若出现高热、恶心、呕吐、腹泻、突眼加重等,应警惕甲状腺危象的可能,及时就诊。

5.对妊娠期甲亢病人,指导其避免对自己及胎儿造成影响的因素,禁用I治疗,慎用普萘洛尔,产后如需继续服药,则不宜哺乳。

…参考文献…

[1]《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李丹、冯丽华。

[2]医学教育网

图片来源网络

END

今天你进步了吗?往期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ildancing.com/jkysdp/926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