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我中医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

??

甲亢:现代医学叫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本病属于中医“瘿病”范畴,常见于“阴虚火旺,火郁伤阴”等证候群。

甲亢临床常见的典型症状:

甲状腺肿大,突眼,性情急躁易怒,易激动,失眠,怕热,易出汗,发热无体温升高,心动过速,心律失常房颤,心衰消瘦,体倦乏力,,食欲亢进,可出现月经紊乱,停经,阳痿,也有出现腹泻,周期性麻痹,手颤,粘液性水肿,女性多见。

?

1.临床之初呢,一开始是喜欢用茹十眉老中医,眉老的袖珍中医处方里的基本加减方。基本方:生牡蛎30生地15麦冬12天冬12生鳖甲15海藻12八月札12黄药子10夏枯草18

基本方用生牡蛎平肝潜阳,生鳖甲滋肝肾之阴,助牡蛎以纳浮阳而降右路之气,生地,二冬育阴以养血,兼生津液;八月札疏肝理气,海藻、夏枯草、黄药子清肝火,散郁结。加减法:心悸:加磁石12

手颤:钩藤15或天麻10烦躁:加炒栀子10食多:加生石膏30汗多:加浮小麦30失眠:加柏子仁12倦怠:加太子参12肝郁化火:加柴胡6龙胆草6阴虚明显:加龟甲12丹参12阴虚及阳:加熟附子6

?

2.后面偶然的机会学习了《四圣心源》

在甲亢中的治疗也是颇有道理。甲亢在中医来看是上盛之象,风动之象;按黄元御老前辈说的:上盛往往下虚,也就是肾气虚,肾气不固,风动是肝气郁结,虚风内动。简单点说甲亢就是肾虚肝郁,病位偏上,在甲状腺,颈部,头面上焦,伴中焦不运,也就是:水寒、土湿、木郁;治疗上就是:温肾,运脾,疏肝。

觉得有理就在临床中去用去实践,所以甲亢的治疗着重点在舒肝,还要运中土,袪痰浊,辅助补肾气。用药上调中土多加生姜、白蔻仁、甘草;舌苔厚腻的加苍术、槟榔;如果时间比较长的,舌头偏瘦小的偏紫暗的多加桃仁,红花,当归;疏肝的药多加橘核仁、荔枝核比薄荷、香附柔和。补肾的药多加益智仁、肉苁蓉。

3.有段时间非常喜欢用《伤寒论》、《金匮要略》里的经方,在甲亢治疗这块主要用到最多的就是:

①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它的原典是这样的“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主要功效是补益心阳,潜镇安神。临床用发现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心悸、心烦、失眠、多汗有很大改善作用。

如果伴有眼压高,眼突出的可以合桂苓术甘汤

②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汤

六味地黄丸是来至《小儿药证直诀》里的一开始主药是用于小儿先天肾不足引起的诸证滋阴补肾的,但是临床中发现甲亢患者伴有肾阴虚证的用上疗效可观,如果是阴虚火旺证就用知柏地黄汤滋阴降火,临床上特别是甲亢伴有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都很好,知柏地黄汤能降低血浆Ft3、FT4、Et的作用,可显著改善体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

?

4.学习了宋柏杉老师的《中医攻克十项转病》课程里的甲状腺疾病——甲亢

宋老师把甲亢临床最常见最典型的分为了三个证型:

①肝火上炎型

主要症状:甲亢,可有突眼,晨起口苦口干,胁肋胀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小便黄赤,舌红苔白,脉眩略数。

主药用:龙胆泻肝汤加磁石龙骨

龙胆草10栀子10黄芩10柴胡10生地15车前子10泽泻10木通6炙甘草10当归10磁石30龙骨30

②心胃火盛型

主要症状:甲亢,心烦失眠,口干口渴,饮水多而不解渴,大便干结,或者大便稀而不畅,小便黄,舌红,脉数。

主药用:泻心汤合白虎汤加牡蛎

大黄15黄连15黄芩15生石膏30知母10粳米15炙甘草10生牡蛎30

③心血不足型

主要症状:甲亢日久,体瘦面黄,心悸心烦失眠,倦怠,手足心热,女子多月经减少或闭经,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瘦,苔白或少苔,脉细数。

主药用:天王补心丹

人参10茯苓10玄参15丹参15桔梗10远志10当归10五味子6麦冬20天冬20柏子仁15酸枣仁10生地80

以上就是平常遇到甲亢患者常用到的方药,当然甲亢在临床上还有其他很多症状证型,临床中如果患者顺从性比较好,不怕痛,不怕针灸,我也会配合针灸一起扎。

?

针灸治疗甲亢主要穴位:

①内关穴+印堂+照海穴+复溜穴+太冲穴+足三里。

②董氏奇穴:

三重穴(其实是三个穴位:一重、二重、三重)+三通穴(通天、通关、通山)治疗甲亢特效,还可以治疗甲状腺肿大;还有个甲亢之特效穴:上反穴(也是三个穴位:上反一穴、上反二穴、上反三穴)。如果伴有眼突出者加驷马穴。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甲亢疾病属于慢性病,治疗周期长,不是一两天,一两诊就能治愈或达到很好效果的,有的患者在找中医治疗之前已经是经西医诊断治疗很长时间了效果不佳才转头找到你说想中医治疗一下甲亢的(这里没有说是西医不好的意思),所以这类患者是西药抗甲亢药一直有在吃的,即使现在吃中药或针灸,之前有在吃西药的也不能马上停止西药,要通过中医药调治慢慢一点一点的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才能最终停掉西药。这个治疗过程患者不易,医者也不易。只有医患配合才能更好的战胜病魔!当然个人能力学识有限!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I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的全部文章仅为普及中医药相关知识,仅供专业中医人士思路参考学习,不作为处方,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本平台所发的全部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多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ildancing.com/jkysyq/13623.html


当前时间: